来源:小编 更新:2024-11-14 03:13:54
用手机看
以太坊,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其总供应量在近日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超过1亿大关。这一数字的突破,不仅标志着以太坊网络的持续增长,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的担忧。
与比特币的供应上限为2100万不同,以太坊选择不设定其硬币供应总量的上限。这一决策在以太坊社区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关于通货膨胀的风险。早在2016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曾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供应量将不会超过1亿,但这一预测显然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面对通货膨胀的担忧,Buterin在2018年4月提出了一个以太坊改进建议(EIP),建议将总Ether供应量限制在1.2亿。他表示,这一举措是为了确保平台的经济可持续性,并考虑到发放新硬币到矿工工作证明已不再是促进平等主义硬币分配的有效方式。
截至目前,EIP尚未被接受,以太坊网络的供应依然没有限制。Ether的总供应量每年不断增加,大约为10%。以太坊的成因区块于2015年推出,已有7200万个Ether产生。这意味着自该网络公开发布以来,近3年内又有2800万个Ether被开采。
尽管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以太坊网络的采用率仍在持续增长。根据最新数据,以太坊(ETH)的地址数量已经达到了1亿个。这一增长表明,对实际以太坊(ETH)的需求正在上升,尤其是在第二层网络的支持下。
尽管ETH的鲸鱼仍在积累资金,但整体需求仍然相对疲弱。然而,鲸鱼在市场上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有潜力影响加密货币的未来走势。在过去四周内,最大地址的ETH持有量一直在上升,目前处于本月的高点,这表明鲸鱼在低价位积累ETH。
自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过渡到权益证明(PoS)共识以来,以太坊网络的能源消耗自报告减少了99.988%。平均交易费用也降至三年来的最低点。这一转变不仅减轻了能源需求,还降低了费用,进一步促进了全球采用。
为了解决以太坊网络的可扩展性挑战,行业领先的多链索引器Covalent Network(CQT)与独特的Layer2扩展方案Blast进行了合作。通过整合Covalent的数据集,Blast旨在优化其Layer2解决方案,提升以太坊dApps的拓展能力。
以太坊总供应量突破1亿大关,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其网络的持续增长,也引发了市场对于通货膨胀风险的担忧。尽管如此,以太坊网络的采用率仍在持续增长,且Layer2扩展方案的发展为以太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未来的发展中,以太坊能否克服通货膨胀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