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编 更新:2024-12-13 05:04:50
用手机看
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众多国内教授在区块链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将介绍几位在区块链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教授,以展示他们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梁吉业教授是山西大学的杰出教授,凭借在多粒度数据建模与图数据挖掘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2025年度IEEE Fellow称号。梁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会士,山西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梁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他获得了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方面,梁教授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夏琦教授是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大数据共享与安全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夏教授长期从事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应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安全等领域的研究。
夏琦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平台成果成功部署运行于多个国家级重要应用场景,为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发展和建设积极助力。她带领团队开发的多个应用系统,形成了统一的体系架构、标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夏教授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朱建明教授是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长期从事区块链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观察。他认为,我国区块链理论研究与国际最高水平相比仍存在挑战,区块链应用推广需要改变现有观念,区块链与其他新技术的结合将带来很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朱建明教授在构建区块链开源生态中,认为长安链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他还参与了《区块链学术研究白皮书(2022年)》的编写,系统梳理了近5年来国内外区块链研究的学术成果。
赵永新教授是河北金融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工信部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专家、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专家、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特聘专家等。赵教授在金融科技、金融风险、区块链银行、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赵永新教授曾获得全国财经院校教学竞赛一等奖,并率队考察全球金融机构。他还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论坛上百场,为我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区块链领域,我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教授,他们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教授们为我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他们的引领下,我国区块链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